综合新闻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综合新闻

急诊科菅向东在“壹问医答”直播间开讲

时间:2025-06-13 15:15:17   浏览量:

【本站讯】进入盛夏,高温高湿为食物中各种致病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利好条件,夏季也成为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。此外,夏季野外或者小区绿化带中蛇虫蚊蚁出没也更为频繁,稍加不慎便有咬伤甚至中毒可能。6月12日,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副主任、中毒与职业病科主任菅向东走进“壹问医答”直播间,就身边急性中毒事件的防治与急救方法进行科普讲座,为大家送上了一份“解毒”攻略。

所谓中毒,一般指外源性化学物通过一定途径进入人体并到达靶部位,进而引起机体损害的全身性疾病。菅向东介绍,依据毒物暴露及发病情况,中毒主要分为急性中毒与慢性中毒,前者大多由短时间摄入大剂量毒物引发,起病急、病情重且变化迅速;后者则是长期小剂量暴露所致,临床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。从毒物的来源看,生活性毒物(如药物、洁厕灵、煤气)、农药(像有机磷杀虫剂、百草枯及敌草快除草剂、杀鼠药)、工业性毒物(包括有机溶剂、工业性窒息性及刺激性气体等)以及有毒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物(如毒蛇、毒虫、附子、毒蘑菇、肉毒毒素、米酵菌酸)等,均可能成为引发中毒的隐患。

谈及毒物的吸收途径,菅向东回答,主要包括消化道、呼吸道、皮肤黏膜以及伤口。以食物中毒为例,多因摄入被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、有毒化学物质污染或本身有毒的食物,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引发全身性感染及中毒。中毒的临床表现因毒物种类不同也有所差异,涵盖皮肤黏膜、眼部、呼吸系统、消化系统、循环系统、泌尿系统、神经系统、血液系统以及运动系统等多个方面,如皮肤灼伤结痂、黄疸,结膜充血、瞳孔大小变化,咳嗽、气短、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等。不过,慢性中毒临床表现常不典型,易与一些常见疾病混淆,如中毒性肝病、中毒性肾病、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等,极具迷惑性。

对于民间流传的喝盐水催吐、用鸡蛋清解毒等偏方,菅向东解释称,催吐可采用按压咽后壁或舌根处等方法,反复操作直至吐出误食物,口服适量的温水或矿泉水即可,盐水对于解毒并无更优作用;鸡蛋清对误服强酸强碱中毒有一定保护作用,可以保护患者消化道黏膜、中和毒物作用,但对其他中毒情况保护效果有限。菅向东强调了中毒事件中家属向医生提供关键信息的重要性,如患者近期情绪变化、网购毒物或药物情况、日常服药情况等,同时查看患者身边有无药瓶、药盒、农药瓶等并携带至医院,以便医生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。

最后,菅向东提出了“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”的急性中毒预防原则,包括加强毒物管理、注意食品卫生、远离危化产品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、增强个人防护意识以及制定应急预案等,从源头上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。

此次直播通过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微信公众号、抖音、快手、今日头条及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客户端、新浪、百度、西瓜视频等多个直播平台进行全网推送,全网观看量92.6万人次。

6月19日12时30分,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内科血液肿瘤病房主任,德州医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孙念政教授将走进直播间,为大家讲解儿童急性白血病诊治全程的科学管理等相关知识,届时请关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微信公众号和齐鲁壹点客户端收看。

【作者:谢静 来源:党委宣传统战部 责编:尹璐 审核:李鲲】

单位排行 根据6月新闻发稿量进行统计

  单位 发布量
1 党委宣传统战部 12
2 学生工作处 10
3 小儿内科 8
4 保健科(老年医学科) 8
5 医务处 6
6 护理部 6
7 党委办公室 5
8 人事处 4
9 科研处 4
10 骨科 4
11 急诊科 4
12 手术室 4
13 离退休职工服务中心 3
14 教育处 3
15 国际合作交流处 3
16 医院感染管理处 3
17 医疗保险管理办公室 3
18 普通外科 3
19 神经内科 3
20 耳鼻咽喉科 3
21 重症医学科 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