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四)肝、胆、胰腺疾病检验 - 报告查询 -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报告查询

(四)肝、胆、胰腺疾病检验

时间:2010-09-26 14:11:50 发布单位:

(四)肝、胆、胰腺疾病检验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(ALT、GPT) 【参考范围】 男: ≤40U/L ; 女: ≤31U/L 【临床意义】 1. ALT反映肝损伤的敏感指标之一,阳性率可达80%~100%。其特点有:①急性肝炎ALT可急剧上升,短时间内达到高峰,甚至在症状出现前,此酶已经升高,炎症消退后此酶活性恢复正常;②无黄疸型肝炎早期高峰不显著,但长期稽留于较高水平面50~100U/L,持续数月或数年,ALT的改变是唯一的诊断依据;③部分无黄疸型肝炎ALT一过性升高,2~3天内恢复正常,而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。 2.当ALT恢复后又反跳或持续升高,通常表示肝炎又有复发或发展为肝坏死。一般血清ALT活性高低与病情轻重一致,但亦有ALT短暂明显升高,短期内即恢复正常,而无任何自觉症状表现。相反,部分急性重症肝炎ALT先是升高,以后随着黄疸加重而急剧下降甚或降至正常,称为胆-酶分离现象,说明有大片肝细胞坏死,提示预后险恶。 3.肝炎后如血清ALT活性持续升高或反复波动半年以上,则多成为慢性肝炎。 4.在肝硬化同时有活动性肝损害时ALT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,但在代偿期特别是无活动性肝损害时,ALT可正常,因此观察ALT的变化,可以了解病情变化。 5.原发性肝癌的ALT可以正常也可以轻度升高,如ALT升高说明肝细胞有活动性损害,提示预后不良。此外,当静滴葡萄糖液造成人工高血糖状态,此时肝癌则出现ALT升高,而肝炎或肝硬化患者无此现象,有助于鉴别诊断。 6.肝内外阻塞性黄疸时,ALT升高,但一般不超过500U/L,如梗阻解除后ALT迅速恢复正常,当ALT<300U/L时,对黄疸病例无鉴别意义,必须结合其他临床资料予以考虑。胆囊炎、胆石症在无黄疸时,ALT亦可升高,有时甚至高达400U/L以上,但随着症状缓解后,此酶大幅度下降。 7.药物中毒性肝炎可致ALT升高:氯丙嗪、异烟肼、四环素、利福平、巴比妥类和抗癌药物,可导致肝细胞中毒、坏死,ALT可升高,但停药后可恢复正常。 8.传染性疾病:如肝脓肿等ALT可以轻度升高。 9.肝外病变:骨骼肌病、多发性肌炎、肌营养不良、胰腺炎、胰癌等疾病,ALT可以升高。 10.外伤、手术药物麻醉、剧烈运动等有时可使ALT升高,但持续时间短,而且比肝炎恢复快。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(AST、GOT) 【参考范围】 ≤40U/L ,新生儿和婴儿的水平大约是成人的2倍,6个月以后降至成人水平 【临床意义】 1.肝脏疾病:与ALT一样,是肝损害最敏感的指标之一,阳性率达80%~90%。急性黄疸型肝炎在黄疸出现前3周AST即升高,黄疸出现后此酶急剧升高,可达正常的150倍以上,黄疸消退后此酶迅速下降。 2.胆道疾病如胆道梗阻、胆管炎,尽管肝细胞无显著损害,亦会引起AST升高。一般来说,肝外胆管阻塞AST多不超过300U/L,当阻塞解除后1~2周即恢复正常。 3.轻度肝损害时,ALT升高大于AST,当肝脏严重病变时,AST升高大于ALT。 4.慢性肝炎、肝硬化、肝癌以及药物中毒致肝细胞坏死,如异烟肼、四氯化碳、利福平、锑剂、四环素、磺胺、避孕药等的伤害,此酶均可显著升高。 5.心肌疾病:如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后6hAST即升高,其升高程度与心肌损害程度呈正相关,发作48h达最高峰,3~5天后即恢复正常。急性心力衰竭因肝小叶充血至肝细胞损害此酶也升高。急性心肌炎发病初期此酶与病情呈正相关。慢性心肌炎多呈中等升高。心脏手术、心导管检查、胸外心脏按摩等此酶均可升高。 6.创伤:如当各种大面积创伤或手术时AST均可有不同程度升高,但升高短暂。辐射伤、一氧化碳中毒此酶亦升高。 7.外皮肌炎在未出现肌肉损害的临床表现前AST即升高;类风湿性关节炎、红斑狼疮、硬皮病、痛风、肾病、肌红蛋白尿、肢端肥大症等AST均会升高。 ALT/AST(SGPT/SGOT)比值 【临床意义】 这是血清中ALT(GPT)和AST(GOT)这两种酶的比值。因为,肝细胞内含有的ALT和AST两种转氨酶,含量都很丰富,而且AST的含量比ALT多,但是在急性肝病时,肝细胞的损伤使ALT更容易透过细胞进入血清,故血清ALT/AST比值有相当的鉴别诊断价值。 1.急性肝炎时GPT/GOT>1,甚至达2.5以上。 2.慢性肝炎时比值接近于1。 3.在肝硬化、肝癌、酒精性肝病时,比值<1,常在0.6~0.7之间。 4.在急性心肌梗塞时,此比值明显地小于1。 【注意事项】 医学实验室应注意ALT和AST的可比性,两者测定方法应当一致。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(ASTm ASTs) 【参考范围】 ASTm: <7 U/L;  ASTs:<21 U/L。 【临床意义】 AST的两种同工酶ASTs及ASTm,分别存在于可溶性的细胞质及线粒体。正常人血清中AST同工酶主要为ASTs;ASTm增高常见于重症肝炎、休克引起的肝细胞坏死,心肌梗塞引起的休克,骨骼肌及血小板破坏等。 γ-谷氨酰转肽酶(γ-GT/GGT) 【临床意义】 升高常见于: 1.肝炎:急性病毒性肝炎此酶可以轻度至中度升高,其变动一般与转氨酶平行,但在急性恢复期γ-GT恢复较ALP晚,如γ-GT持续升高,提示肝炎转为迁延性或慢性。 2.肝硬化:代偿期γ-GT多属正常;肝功能失代偿期或有肝活动性损害时,γ-GT升高;肝内纤维增生时,其升高程度与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。 3.肝癌: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,此酶活力明显增高,其原因可能由于肝癌组织本身或癌周围组织炎症刺激,导致血中γ-GT明显升高。当肝癌手术切除后此酶迅速下降,当肝癌复发时,此酶再度升高,因此对肝癌之诊断有重要意义,而且通过γ-GT检测,可判断疗效和预后。 4.阻塞性黄疸:不管肝内或肝外阻塞性黄疸,此酶升高,其升高幅度与阻塞程度和阻塞时间长短呈正相关,如胆汁性肝硬化、毛细管炎性肝炎、肝癌、肝外胆管癌等,血清γ-GT不仅显著增高,可达700~1000U以上,且其阳性率也较ALP、GPT和GOT为高。因此,本试验对阻塞性黄疸有较高的诊断价值。阻塞解除后此酶恢复正常。 5.其他疾病:如心肌梗塞、胰腺疾病等可因心肌或胰腺损害,产生γ-GT增多,释放到血循环内也多,因而血清中γ-GT也增高。 6.药物:如服巴比妥类、抗癫痫类药物,可因药物对肝细胞的损害而导致γ-GT增高,不过其增高程度与药物剂量无关。 7.嗜酒者和酒精性肝炎:嗜酒者γ-GT可升高,酒精性肝硬化、肝炎γ-GT几乎都上升,常达100~2000U/L,成为酒精性肝病的特征。 8.判断恶性肿瘤有无肝转移:肿瘤患者如有γ-GT的升高,常说明有肝转移。 碱性磷酸酶(AKP/ALP) 【参考范围】 20~50岁 男性:53~128U/L;女性:42~98U/L  ≥60岁  男性:56~119U/L;女性:53~141U/L 【临床意义】 ALP增高见于: 1.生理性增高:妊娠期妇女、儿童生长发育期及紫外线照射后等。 2.肝胆疾病:①阻塞性黄疸,无论是肝内还是肝外阻塞,此酶均明显升高,阻塞的程度和持续时间长短与血清ALP呈正相关;②肝细胞性黄疸此酶可正常或轻度升高;③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;④急、慢性肝炎,肝硬化,肝坏死等。 3.骨骼疾病:纤维性骨炎、成骨不全、骨质软化症、佝偻病、骨转移癌、骨原性肉瘤及骨折修复愈合期。 4.溶血性黄疸:此酶多属正常。因此,此酶对黄疸有鉴别诊断的重要意义。 5.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ALP活性也增高。 ALP降低见于: 1.贫血及恶病质。 2.儿童甲状腺发育不全等。 血清总蛋白(TP) 【参考范围】 早产儿:36~60 g/L;新生儿:46~70g/L;成人:60~85 g/L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增高: ⑴合成增加:球蛋白合成增加,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等。 ⑵水分丢失,血液浓缩:常见于高度脱水症,如腹泻、呕吐、休克、高热等。 2.降低: ⑴摄入不足:如营养不良、消化道吸收功能障碍的慢性胃肠道疾病。 ⑵合成减少:如急性肝坏死、肝硬化、中毒性肝炎、恶性贫血和遗传性无白蛋白血症。 ⑶丢失过多:如严重失血、广泛烧伤、肾病综合征、溃疡性结肠炎、大量反复放胸腹水。 ⑷消耗过多:如严重结核病、糖尿病、甲状腺机能亢进、恶性肿瘤、高热、妊娠和哺乳期等。 血清白蛋白(ALB) 【参考范围】 35~55 g/L 【临床意义】 1.增高:常见于严重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,使白蛋白浓度上升。 2.降低:基本与总蛋白相同,特别是肝脏、肾脏疾病更为明显。 ⑴白蛋白合成不足:①常见于急性或慢性肝脏疾病,但由于白蛋白的半寿期较长,因此在部分急性肝病患者,其浓度降低可不明显。②蛋白质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也可造成白蛋白合成不足。 ⑵白蛋白丢失:①肾病综合征、慢性肾小球肾炎、糖尿病、系统性红斑狼疮,白蛋白由尿中丢失,有时每天尿中排出蛋白达5g以上,超过肝的代偿能力;②肠道炎症性疾病时,可因粘膜炎症坏死等使胃肠道蛋白质丢失,从而引起血浆白蛋白下降;③在烧伤及渗出性皮炎,可从皮肤丧失大量蛋白质。 ⑶白蛋白分解代谢增加:由组织损伤(外科手术或创伤)或炎症(感染性疾病)引起。 ⑷白蛋白的分布异常:如门静脉高压时大量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从血管内渗漏入腹腔。肝硬化导致门脉高压时,由于肝脏合成减少和大量漏入腹水的双重原因,使血浆白蛋白显著下降。 ⑸无白蛋白血症:是极少见的遗传性缺陷,血浆白蛋白含量常低于1 g/L。但可以没有水肿等症状,部分原因可能是血液中球蛋白含量代偿性增高。 血清球蛋白(GLB) 【参考范围】 20~30 g/L 【临床意义】 1.增高: ⑴感染:如结核、疟疾、黑热病、血吸虫病、麻风、慢性肝炎等。 ⑵自身免疫性疾病:如系统性红斑狼疮、硬皮病、风湿及风湿性关节炎等。 ⑶骨髓瘤和某些淋巴瘤:γ-球蛋白和部分β-球蛋白均可增至20~50 g/L。 ⑷肝硬化。 2.降低: ⑴生理性低球蛋白血症(3岁以内婴幼儿)。 ⑵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(柯兴综合征)及先天性免疫机能缺陷的病人。 ⑶放射治疗后或氮芥中毒。 血清白/球蛋白比值(A/G) 【参考范围】 1.5~2.5:1 【临床意义】 血清白蛋白、球蛋白比值小于1者称A/G比例倒置,常见于肾病综合征、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等。 前白蛋白(PA) 【参考范围】 0.25~0.40 g/L 【临床意义】 1.机体营养的敏感指标,组织修补的材料。 2.降低见于:急性肝炎、肝硬化、恶性肿瘤、蛋白吸收不良等营养不良征。 3.升高见于:甲状腺功能亢进、各种胶原病。 血清蛋白电泳(SPE)测定 【测定方法】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或琼脂糖凝胶电泳 【参考范围】 丽春红S染色氨基黑染色洗脱比色 白蛋白 0.57~0.680.600~0.732  0.586~0.738 α1-球蛋白  0.010~0.0570.010~0.0300.025~0.059 α2-球蛋白  0.049~0.1120.033~0.0730.045~0.087 β-球蛋白0.070~0.130 0.067~0.099 0.071~0.133 γ-球蛋白0.098~0.182 0.119~0.235 0.131~0.215

【临床意义】 1.白蛋白增高或降低:见“血清白蛋白”。白蛋白区出现剪刀状双区带称为双白蛋白血症。真性双白蛋白血症易并发恶性血液系统疾病。 2.α1-球蛋白: ⑴增高:肝癌、肝硬化、肾病综合征、营养不良等。 ⑵降低:严重肝病。 3.α2-球蛋白: ⑴增高:肾病综合征、胆汁性肝硬化、肝脓肿、营养不良等。 ⑵降低:严重肝病。 4.β-球蛋白: ⑴增高:高脂血病、阻塞性黄疸、胆汁性肝硬化等。 ⑵降低:严重肝病。 5.γ-球蛋白: ⑴增高:慢性感染、肝硬化、肿瘤、多发性骨髓瘤等。 ⑵降低:肾病综合征、慢性肾炎。

总胆红素(TBil) 【参考范围】  1~2天:早产儿:<137μmol/L;足月儿:<103μmol/L; 3~5天:早产儿:<274μmol/L;足月儿:<205μmol/L; 6~8天:早产儿:<34μmol/L; 足月儿:3.4~17μmol/L; 成人:2~20μmol/L 【临床意义】 总胆红素增高常见于: 1.肝脏疾病: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、急性黄疸性肝炎、慢性活动性肝炎、病毒性肝炎、阻塞性黄疸、肝硬化等。 2.肝外疾病:如溶血性黄疸、新生儿黄疸、闭塞性黄疸、胆石症、胰头癌、输血错误等。 直接胆红素(Dbil) 【参考范围】 0~6 μmol/L 【临床意义】 阻塞性黄疸、胆石症、肝癌等疾病造成的胆红素排泄障碍,使经肝细胞处理后的胆红素无法排出而入血,使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。 间接胆红素(Ibil) 【参考范围】 7~12.0μmol/L 【临床意义】 增高常见于溶血性黄疸、新生儿黄疸、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等。 总胆汁酸(TBA) 【参考范围】 0~15μmol/L 【临床意义】 1.见于急慢性肝炎、肝硬化、阻塞性黄疸、药物引起肝损害等。 2.在肝癌、肝硬化患者总胆汁酸比丙氨酸转移酶(ALT)敏感性高。 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检验(抗HAV-IgM/IgG) 【正常参考值】 抗甲肝抗体lgM(抗HAV-lgM):阴性 抗甲肝抗体lgG(抗HAV-lgG):阴性(ELISA法) 【临床意义】 甲型肝炎病毒(HAV)为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,主要通过粪-口途径传播。血液中抗HAV-lgM型抗体在发病后l~2周内出现,3个月后滴度下降,6个月后不易检出。抗HAV-lgM型抗体阳性,表示急性HAV感染早期,为甲肝特异性早期诊断指标。抗HAV-lgG出现较抗HAV-lgM稍晚,几乎可终身存在。抗HAV-lgG型抗体阳性,表示过去曾受过HAV感染,但体内已无HAV,是一种保护性抗体,可用于甲肝的流行病学调查,表示有既往感染史。 甲型肝炎病毒RNA检验(HAV-RNA) 【正常参考值】 HAV-RNA定性:阴性(RT-PCR法) 【临床意义】 检验患者血清中HAV-RNA,灵敏度高,能检出极少量的甲肝病毒,进一步实现了甲肝的早期诊断。 乙肝五项指标检验 【正常参考值】(ELISA法)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(HBsAg):阴性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(HBsAb或抗-HBs):阴性、阳性均可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(HBeAg):阴性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(HBeAb或抗-HBe):阴性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IgG(HBcAb-IgG或抗HBc-IgG):阴性 【临床意义】 ①HBsAg主要在感染HBV后1~2个月在血清中出现,可维持数周、数月、数年甚至终生。HBsAg阳性表示肝脏中有HBV,虽然HBsAg本身不具传染性,因其常与HBV同时存在,常被用来作为感染HBV的标志之一,但不能反映病毒复制、传染性和病情预后。 HBsAg阳性见于:a.乙型肝炎潜伏期和急性期;b.慢性迁延性肝炎,慢性活动性肝炎,肝硬化,肝癌;c.慢性HBsAg携带者。HBsAg也可从许多乙肝患者体液和分泌物中测出,如唾液、精液、乳汁、阴道分泌物等。 但在HBV感染窗口期,HBsAg可阴性,而此时抗HBcAb-IgM、HBVDNA等其他指标则可阳性。 ②HBsAb是机体针对HBsAg产生的中和抗体,是乙肝血清标志物中唯一的一种保护性抗体,表明机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。它一般在HBsAg转阴后出现,是疾病恢复的开始,抗体可持续多年,其滴度与特异性保护作用相平行。 HBsAb阳性:a.提示既往曾感染过HBV,现已恢复,体内已产生保护性抗体,而且对HBV有一定的免疫力;b.接种过乙肝疫苗后(—般只出现抗-HBs单项阳性) 或注射过HBsAb免疫球蛋白者。 ③HBeAg可作为乙肝病毒复制的间接指标,说明病毒复制活跃,感染性强,是患者具有传染性的标志。HBeAg阳性可见于急、慢性肝炎和乙肝病毒携带者。 HBeAg阳性:a.表明乙肝处于活动期,常在HBsAg阳性的血清中检出,病毒复制活跃,传染性强;b.HBeAg持续阳性的乙型肝炎,易转变为慢性肝炎;c.HBeAg和HBsAg阳性的孕妇可将乙肝病毒垂直传播给新生儿,其感染的阳性率为70%~90%。 ④HBeAb是HBeAg的对应抗体,但它不是中和抗体(即保护性抗体),出现于急性感染的恢复期,持续时间较长,它的出现表示传染性相对降低,但并非无传染性,是一种低传染、弱复制状态。HBeAb和HbeAg除在转换过程中,一般不会同时阳性,HBeAb阳转,HBeAg即消失。 HBeAb阳性:a.多见于HBeAg转阴的病人,意味着HBV部分被清除或抑制,复制减少,传染性降低;b.部分慢性乙型肝炎、肝硬化、肝癌病人可检出HBeAb,乙肝急性期即出现HBeAb者,易进展为慢性肝炎。 ⑤HBcAb-IgG不是保护性抗体,是反映肝细胞受到HBV侵害的一种指标。若阳性表明曾有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或疾病处于恢复期。HBcAb-IgG在机体感染HBV后1个月左右开始升高,在体内持续时间长,可数十年甚至终身,是HBV既往感染的指标,并且几乎所有的个体均能产生HBcAb,所以常用于乙肝流行病学调查。 表3-4-1 临床常见乙型肝炎标志物模式及其意义 类型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临床意义 1 十一一 一一  急性HBV感染潜伏期后期 2 十一十 一一急性HBV感染早期,病毒复制活跃,传染性强 3 十一十 一十急性或慢性HBV感染或慢性HBV携带者,病毒复制活跃,传染性强,即“大三阳” 4 十一一 十十慢性期乙肝或急性乙肝趋向恢复或慢性HBV携带者,弱传染性,即“小三阳” 5 十一一 一十急性、慢性期乙肝或慢性HBV携带者,有传染性 6 一一一 十十HBV感染恢复期或有既往感染史,或HBsAg量少难以检出 7 一一一 一十急性HBV感染窗口期或有既往感染史,有流行病学意义 8 一十一 十十乙肝恢复期,有免疫力 9 一十一 一十急性HBV感染恢复期或有既往感染史,有免疫力 10 —十———HBV感染后康复或乙肝疫苗接种后,已有免疫力 11 ————— 非乙肝感染 12 十十十一十 不同亚型(变异型)HBV再感染或HBsAg变异的结果 13 十十一十十 不同亚型(变异型)HBV再感染或HBsAg变异的结果 14 十十一一十 不同亚型(变异型)HBV再感染或HBsAg、HBeAg变异的结果 15 十一十十十 急、慢性乙肝由HBeAg阳性向HBeAb阳性过渡阶段 乙肝五项指标定量检验 【正常参考值】(电化学发光法)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(HBsAg):S/CO <1.0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(HBsAb):S/CO <1.0或>10.0(成功接种乙肝疫苗后)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(HBeAg):S/CO<1.0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(HBeAb):S/CO>1.0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IgG(HBcAb-IgG):S/CO>1.0 【临床意义】 比定性更加准确,主要应用于诊断以及乙肝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观察,也可用于乙肝疫苗接种的效果判断。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IgM检验(HBcAb-IgM或抗HBc-IgM) 【正常参考值】HBcAb-IgM或抗HBc-IgM:阴性 (ELISA法) 【临床意义】 HBcAb-IgM是机体感染HBV后血液中最早出现的特异性抗体,是乙肝近期感染指标,在肝炎的急性期滴度高,是诊断急性乙型肝炎和判断病毒复制活跃的标志,并提示病人血液有传染性。IgM转阴,预示乙型肝炎逐渐恢复;IgM阳转,预示乙型肝炎复发;HBcAb-IgM阳性还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。 在HBV感染窗口期,HBcAb-IgM是惟一能检出的血清标志物,对急性肝炎的诊断有一定价值。 乙型肝炎病毒前Sl(PreS1)蛋白与抗-前Sl抗体检验  前Sl蛋白是HBV外膜蛋白的成分,其第2l~47位氨基酸为肝细胞膜的受体。HBV可通过这一受体粘附至肝细胞膜上,从而侵入肝细胞。抗-前Sl抗体是针对前Sl蛋白的特异性抗体。 【正常参考值】前Sl蛋白:阴性 【临床意义】 ①前Sl蛋白阳性提示病毒复制活跃,具有较强的传染性。 ②前Sl抗体是HBV的中和抗体,能阻止HBV入侵肝细胞,抗-前Sl抗体较早出现提示预后良好。抗-前Sl抗体阳性,见于急性乙肝恢复早期,常表示HBV正在或已经被清除,是观察乙肝病情、了解预后及乙肝疫苗接种后是否有效的指标。 乙型肝炎病毒前S2(PreS2)蛋白与抗-前S2抗体检验 前S2蛋白也是HBV外膜蛋白成分,其N端109~133位氨基酸为聚合人血清白蛋白受体(PHSA-R)可与PHSA结合。人肝细胞膜上也有PHSA-R,也可与PHSA结合,故HBV可通过病毒受体-PHSA-肝细胞膜受体方式粘附到肝细胞膜上,从而侵入肝细胞,是乙肝病毒入侵肝细胞的主要结构组分之一。抗-前S2抗体是针对前S2蛋白的特异性抗体。 【正常参考值】前S2蛋白:阴性 【临床意义】 ①前S2蛋白阳性提示病毒复制活跃,具有较强的传染性,若长期存在患者血清中,提示转为慢性。 ②抗-前S2抗体是HBV的中和抗体,能阻止HBV入侵肝细胞,患者体内出现此种抗体,表明病情好转,趋向痊愈。检测患者血清中抗-前S2抗体对观察乙肝的预后,特别是急性乙型肝炎的预后有重要意义。抗-前S2抗体较早出现提示预后良好。 乙型肝炎病毒DNA(HBV-DNA)定性和定量检验 【正常参考值】 HBV-DNA定性(PCR法或斑点杂交试验):阴性 荧光定量PCR法:HBV-DNA<103拷贝/ml 【临床意义】 血液中HBV-DNA的存在是HBV感染最直接、最灵敏和最特异的诊断指标。 ①HBV-DNA阳性:表明HBV复制及有传染性,是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靠的诊断指标。当机体感染HBV时,在外周血中HBV-DNA的出现要早于血清学抗原抗体指标,并且只有HBV-DNA存在才会引起感染,因此,使用极为灵敏、特异的PCR方法检测HBV-DNA可为急性HBV感染提供直接证据。 ②HBV-DNA检测结果与血清免疫学结果的综合评价:  a.与HBsAg检测结果的关系:一般来说HBsAg阳性,HBV-DNA测定常常阳性,但偶尔会遇到HBsAg阴性,HBV-DNA阳性,其原因可能是因为HBsAgELISA测定敏感性低,对极低浓度的HBsAg测不出,而PCR具极高的灵敏度,HBV-DNA含量即使很低也可检测出来;或在HBV感染早期,此时所有乙肝免疫标志物尚未产生。 b.与抗-HBs的关系:HBV感染恢复期,抗-HBs阳性,血清HBV-DNA检测一般为阴性,但少部分亦可为阳性,特别是肝组织HBV-DNA测定阳性率仍很高,说明HBV还没有从肝脏中完全清除掉。只有HBV-DNA测定阴性才是病毒消除的明确指标。  c.与HBeAg、抗-HBe和抗-HBc的关系:HBeAg阳性,HBV-DNA检测几乎全为阳性;HBeAg阴性而抗-HBe和抗-HBc阳性者,仅表明病毒复制减弱,但并未完全消失,血清HBV-DNA的阳性率仍可高达80%。因此HBV-DNA检测是评价HBV传染性的最可靠方法。 ③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的疗效评价:使用定量PCR测定乙肝患者血中HBV-DNA的含量在治疗前后的变化,可以判断相应药物的疗效,从而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,经治疗后若HBV-DNA阴转,说明疗效显著。 ④筛查献血员,防止乙肝病毒输血后感染。 ⑤监测血制品的传染性、乙肿疫苗的安全性。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验(抗-HCV) 【正常参考值】 抗丙肝抗体(抗-HCV):阴性(ELISA法) 【临床意义】 ①抗-HCV是一种非保护性抗体,阳性是诊断HCV感染的重要依据。 ②抗-HCVIgM阳性,a.)表明HCV近期感染,常见于急性HCV感染,是诊断丙肝的早期敏感指标;持续阳性常可作为转为慢性肝炎的指标。b.)是HCV活动的指标,在慢性HCV感染时,若抗-HCVIgM阳性只表示病变活动,常伴有ALT升高;c.)提示病毒持续存在并有复制,是判断HCV传染性的指标。 ③抗-HCVIgG出现晚于抗-HCVIgM,阳性表明体内已有HCV感染,但不能作为HCV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,而且由于实验试剂的限制、患者免疫力的差异,在疾病早期抗-HCVIgG阴性不能完全排除HCV感染,必要时行HCV-RNA的检测。在慢性期、持续感染或丙肝恢复期,抗-HCVIgG多为阳性。 丙型肝炎病毒RNA(HCV-RNA)定性和定量检验  【正常参考值】 HCV-RNA定性(RT-PCR法):阴性 荧光定量PCR法:HCV-RNA<103拷贝/ml 【临床意义】 HCV-RNA阳性,有助于HCV感染的早期诊断:提示HCV复制活跃,传染性强。HCV-RNA和抗-HCV同时阳性,提示活动性感染;HCV-RNA阴转,提示复制受抑,预后较好;HCV-RNA阴性而抗-HCVIgG阳性提示既往感染。HCV-RNA检测有助于发现抗-HCV阴性期的急慢性肝炎,尤其对抗-HCV低滴度反应患者更有意义。  HCV-RNA定量检测,可连续观察HCV-RNA的动态变化,对判断病情及预后、监测干扰素等药物的疗效以及检测血制品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。 丁型肝炎病毒抗原检验(HDVAg) 【正常参考值】 HDVAg定性:阴性 【临床意义】 HDVAg在血清中出现较早,但仅持续1~2周就很快下降,在急性感染后1~2周就难以检测到,因此多数临床上疑诊为急性丁型肝炎的病人,由于检测不及时,往往血清HDVAg呈阴性反应。 HDVAg阳性是诊断急性HDV感染的最好而又最直接的证据。慢性HDV感染患者血清中HDVAg可反复阳性。HDVAg与HBsAg同时阳性,表示丁型和乙型肝炎病毒同时感染,患者可迅速发展为慢性或急性重症肝炎。 丁型肝炎病毒抗体检验(抗-HDVIgM/IgG) 【正常参考值】 抗-HDVIgM和抗-HDVIgG定性:阴性 【临床意义】 抗-HDV是一种非保护性抗体。 ①抗-HDVIgM阳性,见于急性HDV感染。抗-HDVIgM出现较早,持续时间较短,可用于丁型肝炎早期诊断。 ②抗-HDVIgG阳性,只能在HBsAg阳性血清中测得,是诊断慢性丁型肝炎的可靠血清学指标。抗-HDVIgG在HDV感染急性期滴度低,慢性感染期滴度高,HDV感染终止后抗-HDVIgG阳性仍可持续多年。 HBV/HDV联合感染时,血清中首先出现乙肝表面抗原,然后肝内丁肝抗原阳性。急性期血清出现一过性丁肝抗原阳性即消失,随即出现丁肝抗体。因此,丁型肝炎的血清诊断主要依据丁肝抗体的检验。 丁型肝炎病毒RNA(HDV-RNA)定性检验 【正常参考值】HDV-RNA定性(RT-PCR法):阴性 【临床意义】HDV-RNA阳性可明确诊断为丁型肝炎。 戊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学检验(HEV)  戊型肝炎病毒(HEV)的传播方式(粪-口)及临床表现与甲型肝炎相似,但淤胆症状较常见。 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检验(抗-HEV) 【正常参考值】抗-HEVIgM和抗-HEVIgG定性:阴性(ELISA法) 【临床意义】 ①抗-HEVIgM阳性:表明新近感染HEV,但持续时间较短,可作为急性感染的指标。 ②抗-HEVIgG阳性:表示有HEV既往感染史或感染恢复期后期。 戊型肝炎病毒RNA(HEV-RNA)定性检验 【正常参考值】HEV-RNA定性(RT-PCR法):阴性 【临床意义】早期诊断指标,对抗体检测结果进行确证。 庚型肝炎病毒抗体检验 【正常参考值】 ELISA法:阴性 【临床意义】 庚肝病毒感染一般经血液传播,抗体阳性表示曾感染过HGV,多见于输血后肝炎或使用血液制品引起HGV合并HCV感染的患者。但是,目前HGV感染的血清学检测方法还不成熟。 庚型肝炎病毒RNA检验 【正常参考值】 RT-PCR法为阴性 【临床意义】 RNA阳性表明有HGV存在。 输血传播病毒肝炎的免疫学检验(TTV)  【正常参考值】PCR法为阴性。 【临床意义】TTV DNA阳性表明有TTV存在。 α–L–岩藻糖苷酶(AFU) 【测定方法】 4–硝基苯–α–L–岩藻吡喃糖苷显色速率法 【参考范围】 12~40U/L 【临床意义】 升高见于: 1.原发性肝癌,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较AFP 高。 2.转移性肝癌、胆管细胞癌、恶性间皮瘤、肝硬化等,但升高不明显。 3.妊娠结束后5天降到正常。 降低见于: 1.卵巢肿瘤 2.B淋巴细胞白血病 腺苷脱氨酶(ADA) 【参考范围】 4~24U/L 【临床意义】 1.肝脏损伤的敏感指标。①重症肝炎发生酶胆分离时,ADA明显升高;②急性肝炎前期ADA升高不如ALT明显,后期ADA升高率高于ALT,且恢复较ALT为迟,与组织学恢复一致。③慢性肝炎、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ADA升高显著;失代偿肝硬化ADA明显高于代偿期。 2.ADA随着肝纤维化加重活性增加。 3.肝细胞性黄疸病人血清ADA多数升高,阻塞性黄疸病人血清ADA多属正常或升高不明显。 4.结核性胸膜炎、腹膜炎患者胸腹水及血清中,ADA的活力明显升高;癌症病人的胸腹水及血清ADA活力正常或升高不明显。 5.结核性脑膜炎性脑脊液中ADA活力升高,病毒性脑膜炎升高正常或不明显。 谷氨酸脱氢酶(GLDH) 【参考范围】 0~11U/L 【临床意义】 1.各类肝病患者的谷氨酸脱氢酶明显升高,且肝脏损伤程度越严重其升高的程度越高。谷氨酸脱氢酶的检测对各类肝病的诊断、肝细胞损伤程度的评价、疗效观察及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.还可用于梗阻性黄疸与非梗阻性黄疸的鉴别。 血清淀粉酶(AMY)测定 血清淀粉酶(AMY) 【参考范围】 血清: <140 U/L(37℃); 尿液:<640 U/L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病理性升高:多见于急性胰腺炎、胰管阻塞、胰腺癌、胰腺损伤、急性胆囊炎、胃溃疡、腮腺炎等,以上疾病时,往往患者的血清淀粉酶与尿中淀粉酶同时升高。 2.病理性降低:主要见于重症肝炎、肝硬化、糖尿病等。 3.巨淀粉酶血症时,尿淀粉酶正常,但血清淀粉酶明显升高。 4.坏死性胰腺炎,淀粉酶不升高,血清钙降低者预后不良。 血清淀粉酶同工酶测定 【参考范围】 胰型(P型):血清:0.23~0.61 ; 尿液:0.52~0.84 。 唾液型(S)型: 血清:0.39~0.77; 尿液:0.16~0.48 。 【临床意义】 淀粉酶同工酶分为胰型(P型)和唾液型(S)型两种。 1.P型增加:常见于急、慢性胰腺炎。 2.S型增加:常见于高淀粉血症及肺小细胞癌、急性耳下腺炎等。 脂肪酶(LPS) 【参考范围】 0~40U/L 【临床意义】 病理性升高: 1、急性胰腺炎:可持续升高10~15天。 2、胰腺癌和胆管炎时也常常增高。 3、脂肪组织破坏时如骨折、软组织损伤手术后可轻度增高。 4、个别慢性胰腺炎、肝癌、乳腺癌的病人也增高。 胰淀粉酶(P-AMY) 【参考范围】 0~53U/L 【临床意义】 增高常见于急性胰腺炎、胰腺癌。 血清胆碱酯酶(ChE) 【参考范围】 5000~12000U/L 【临床意义】 1、血清胆碱脂酶降低: ⑴肝病:当有肝实质损害时,此酶降低,随着肝功能改善而逐渐上升至正常。急性肝炎其降低程度与肝损害程度呈正相关。慢性肝炎、肝硬化时此酶持续下降。因而可以用于估计肝脏储备功能和判断肝病预后。 ⑵脂肪肝时此酶正常,而肝癌并有肝硬化时此酶明显下降,因而有鉴别诊断意义。 ⑶阿米巴肝病80%低于正常,在治疗后可恢复正常;有机磷中毒、严重感染、重度结核病、败血症、营养不良、孕妇、口服避孕药等亦下降。 2.血清胆碱脂酶升高:甲状腺机能亢进、肾脏疾病、高脂血症等高于正常。 血清单胺氧化酶(MAO) 【参考范围】 0.2~0.9 U/L。 【临床意义】 血清单胺氧化酶活性升高见于: 1.肝硬化:反映结缔组织MAO的活性,当肝组织结缔组织增多时,结缔组织中的MAO进入血内,所以血清此酶活性增高,临床上用于观察肝硬化程度,根据腹腔镜观察,重症肝硬化患者70%~80%MAO增高,而且与肝硬化结节程度呈正相关,但对早期肝硬化并不敏感。 2、肝炎:急性肝炎其MAO活性可正常或稍增高,而当有大块肝坏死,大量肝细胞线粒体破坏,MAO释放入血,血中MAO亦会明显增高;慢性肝炎在无活动性肝细胞损害的情况下,MAO多属正常,但当有活动性肝细胞损害时,MAO亦增高。 3、其他疾病:原发性肝癌、甲状腺机能亢进、糖尿病、充血性心力衰竭等MAO亦会增高。 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(LAP) 【参考范围】 男性: 18.3 ~ 36.7 U/L; 女性: 16.3 ~ 29.2 U/L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肝癌、胆道癌、胰癌时明显增高,阻塞性黄疸时也明显增高,常达正常的5倍以上。 2.病毒性肝炎、急性胰腺炎、胆囊炎、肾病时,可中度增高。 3.慢性肝炎、肝硬化时,正常或稍高,慢性胰腺炎时多正常。 4.妊娠2~5个月,可中度增高,后期可达正常上限的2~4倍。所以,有人认为LAP水平可用来监测正常妊娠。 5.有饮酒习惯者可稍高。 血清5ˊ-核苷酸酶(5ˊ-NT) 【参考范围】 2 ~ 17 U/L。 【临床意义】 增高常见于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、胆道癌、胰腺癌、胆管炎、胆道阻塞、急慢性肝炎、肝硬化、药物性肝损害等。骨骼疾病时此酶不增高。 血清胰蛋白酶(Try) 【参考范围】 0.1~0.5mg/L。 【临床意义】 增高常见于急性胰腺炎、胰腺癌。 血清碱性磷酸酶同工酶 【参考范围】 成人:ALP2 > ALP3 或 ALP2≈ALP3;  儿童:ALP2 < ALP3 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血清中ALP不是单一的酶,而是一组同工酶,分型为ALP1~ALP6 ,正常人血清中只出现ALP2及ALP3 ,O或B型血的正常人,饭后偶尔出现ALP5 。 2.出现ALP1:常见于阻塞性黄疸、转移性肝癌、局限性肝损害、脂肪肝等,ALP1 > ALP2 。 3.出现ALP2:肝细胞癌、转移性肝癌时可出现ALP1 ,同时ALP2增加;原发性肝癌不出现ALP1 ,仅ALP2增加。 4.出现ALP3 :常见于小儿增生性疾病。 5.出现ALP4 :常见于妊娠后期(耐热性ALP)。晚期患者有1%的人可出现ALP4 。 6.出现ALP5 :O或B型血之肝硬变者显著增加。 7.出现ALP6 :常见于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