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三)止血及凝血检验 - 报告查询 -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报告查询

(三)止血及凝血检验

时间:2010-09-26 14:11:50 发布单位:

(三)止血及凝血检验 凝血四项 凝血酶原时间(PT)测定 【正常参考值】 11~14.5s。 因不同试剂检测结果差异很大,检验报告中均注明所用试剂的参考值范围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延长(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): (1)先天性因子Ⅱ、Ⅴ、Ⅶ、Ⅹ缺乏症,低(无)纤维蛋白原血症,弥漫性血管内凝血(DIC)低凝期及继发性纤溶亢进期,原发性纤溶症等。 (2)肝脏实质性损伤、肝硬化。 (3)血中抗凝物质增多,如肝素、纤维蛋白降解产物(FDP)增多,口服香豆素类抗凝药等。 2.缩短:常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(如心肌梗塞、脑血栓等)、DIC早期及口服避孕药等。 3.口服抗凝药物的监测指标:口服华法林等抗凝药,一般使PT保持在正常对照的1.5~2倍。为了增加不同实验室、不同试剂之间的可比性,现多用国际正常化比值(INR)作为抗凝药物的监测。如预防血栓形成时,INR保持在1.5;血栓性疾病治疗期间,INR达到2.5~3.0较为合适。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(APTT)测定 【正常参考值】 手工法:35~45s; 仪器法:26~36s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延长: (1)因子Ⅻ、Ⅺ、Ⅹ、Ⅸ、Ⅷ、Ⅱ、Ⅳ,凝血酶原,纤维蛋白原等,一种或多种凝血因子缺少,如甲、乙、丙型血友病及部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,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症及重症肝脏疾病等。 (2)血液中抗凝物质增多。 (3)纤维蛋白原小于1g/L。 (4)轻度延长偶见于正常人。 2.缩短: (1)静脉穿刺不佳、血浆内含有血小板、采血1h后才进行检查。 (2)弥漫性血管性内凝血呈高凝状态时。 3.常作为抗凝药物治疗过程中的观察指标,一般维持在基础值的1.5~2.5倍。 纤维蛋白原(Fib)定量测定 【正常参考值】 成人:2~4g/L; 新生儿:1.5~3.5g/L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增高:见于动脉粥样硬化、冠心病、高血压病、急性脑梗塞、心肌梗塞、高脂血症、糖尿病、急性感染(如肺炎)、胆囊炎、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、败血症、肾病综合征、尿毒症、结缔组织病(如风湿性关节炎)、放射治疗、外科大手术后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。 2.减少: (1)产生不足: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减少或缺乏症、肝硬化、急性肝坏死等。 (2)消耗增多:大面积烧伤、DIC、原发性纤溶症、出血性休克、胎盘早期剥离、羊水栓塞、急性白血病、输血反应等。 凝血酶时间(TT)测定 【正常参考值】 16~18s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延长(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): (1)血浆中抗凝物质增多,如纤维蛋白降解产物(FDP)、肝素或肝素样物质增多。 (2)纤维蛋白原显著减少(<0.75g/L)或结构异常时,如低(无)纤维蛋白原血症等。 (3)弥漫性血管内凝血(DIC)。 2.缩短:见于有钙离子存在时及pH呈酸性等。 3.可作为使用链激酶、尿激酶作溶栓治疗的监护指标,以控制在正常值的3~5倍。 血管壁、血小板功能及相关抗体检查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【正常参考值】 出血点在10个以下为阴性;出血点在10~20个为可疑;出血点大于20个为阳性。 【临床意义】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见于: 1.血管病变: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、血管性假性血友病、单纯性紫癜、感染性紫癜、药物性紫癜、坏血病及其他可疑毛细血管受损的疾病。 2.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障碍: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血小板病、血小板无力症等。 3.其他:慢性肾炎、尿毒症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肝脏疾病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恶病质等。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(vWF:Ag) 【正常参考值】 94.1%±32.5%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减低:见于血管性血友病,vWF:Ag是血管性血友病诊断、分型和鉴别诊断依据。 2.增高:见于剧烈运动、怀孕中后期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、心肌梗塞、心绞痛、脑血管病变、糖尿病、肝肾疾病、大手术后及周围血管病变等。 血小板计数(PLT,BPC):同第一节“血小板计数”。 出血时间(BT)测定 【正常参考值】 出血时间测定器:2.3~9.5min; 阿司匹林耐量试验:服药后2h较服药前延长2min为异常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BT延长: (1)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: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,各种原因所致的血管性紫癜。 (2)血小板量及功能异常:如免疫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血小板增多症、血小板无力症、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。 (3)血管性假性血友病:主要因缺乏第Ⅷ因子相关抗原(ⅧR:WF),使血小板黏附胶原的功能异常。 2.BT缩短:见于某些严重的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。 血小板黏附功能测定(PAdT) 【正常参考值】 玻璃球法:男:34.9%±6.0%,女:39.4%±5.2%; 玻璃滤器法:31.9%±10.9%; 玻璃珠柱法:62.5%±8.6%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增加:有形成静脉或动脉血栓的倾向。见于心肌梗塞发作(48h内)、心绞痛、脑血栓形成、深静脉血栓形成、高β-脂蛋白血症、动脉粥样硬化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某些癌肿手术后、口服避孕药、吸烟等。 2.降低:见于血管性假血友病,血小板无力症,巨大血小板综合征,急性白血病,肝硬化,血小板增多症,尿毒症,多发性骨髓瘤,先天性纤维蛋白缺乏症,口服阿司匹林、保泰松、潘生丁药物后等。 血小板聚集试验(PAgT) 【正常参考值】 11.2μmol/L ADP:70%±17%; 5.4μmol/L 肾上腺素:65%±20%; 20mg/L 花生四烯酸:69%±13%; 1.5g/L 利菌霉素:67%±9%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聚集率增高: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,如急性心肌梗塞、心绞痛、糖尿病、脑血管病、深静脉血栓形成、高β-脂蛋白血症、口服避孕药、吸烟等。 2.聚集率降低:见于血小板无力症、巨大血小板综合征、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、May-Hegglin异常、低纤维蛋白原血症、肝硬化、尿毒症,口服阿司匹林、保泰松、潘生丁等药物。但血小板无力症以瑞斯托霉素诱导时仍可聚集。 血块收缩时间(CRT)测定 【正常参考值】 定性试验:37℃ 30~60min开始收缩,24h完全收缩; 定量法:37℃ 1h血块收缩率为48%~64%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血块收缩率<40%表明血块收缩不良:常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血小板减少症、血小板无力症、低(无)纤维蛋白原血症、严重凝血障碍、异常球蛋白血症等。 2.血块过度收缩:见于先天性或获得性因子Ⅷ缺乏症和严重贫血。 血小板Ⅲ因子有效性测定(PF3T) 【正常参考值】 与正常人对照,凝固时间少于5秒,血小板中PF3有效性正常。 【临床意义】 凝固时间如超过对照5秒,表示血小板III因子有效性有缺陷,见于先天性PF3缺乏症、血小板无力症、尿毒症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、巨球蛋白血症、急性白血病、再生障碍性贫血、恶性贫血、系统性红斑狼疮、先天性心脏病、I型糖原累积病、弥漫性血管性内凝血(DIC)等。 血小板寿命测定 【正常参考值】 MDA法:6.6~15d; TXB2法:7.6~11d。 【临床意义】 血小板寿命缩短见于: 1.血小板破坏增多性疾病,如ITP、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输血后紫癜、脾功能亢进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。 2.血小板消耗过多性疾病,如DIC(弥漫性血管内凝血)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尿毒症等。 3.血栓前状态与血栓性疾病,如心肌梗塞、心绞痛、糖尿病微血管病变、高脂血症、恶性肿瘤、深静脉血栓形成、肺栓塞等。 阿司匹林耐量试验(ATT) 【正常参考值】 服药后出血时间较服药前延长2min以上者为阳性。 【临床意义】 口服阿司匹林能使出血时间延长,但口服小剂量不会使正常人出血时间显著延长,却可使假性血友病及轻型血小板功能异常者的出血时间显著延长。此试验阳性见于轻型血小板病和血管性假性血友病。 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(TSP)测定 【正常参考值】 血浆:57.5~215.6μg/L; 血小板:60.9~117.3μg/106血小板。 【临床意义】 血浆TSP含量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与血栓性疾病,如急性心肌梗塞、不稳定性心绞痛、糖尿病伴微血管病变、高脂血症、高血压病、深静脉血栓形成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(DIC)、肾病综合征、肺栓塞等。 血小板相关抗体(PAIg) 【正常参考值】 PAIgG:0~78.8 ng/107Plt; PAIgA:0~2.0 ng/107Plt; PAIgM:0~7.0 ng/107Plt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诊断依据:PAIg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指标之一。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越高,血小板数量越低,血小板生存时间越短。 2.疗效判定:激素治疗有效,PAIg降低;复发患者PAIg增高。 3.预后判定: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后PAIg降低且不再增高,预后较好;反之则较差。 4.脾切除的判定:激素治疗后,PAIg始终不降低,往往预示需要进行脾脏切除。 5.孕妇患者血液中PAIg增高,胎儿出生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几率高。 外源性凝血系统检查 凝血酶原时间(PT)测定 见凝血四项检验。 凝血因子Ⅱ:C、V:C、Ⅶ:C、X:C活性测定 【正常参考值】 Ⅱ:C:81%~114.4%;Ⅴ:C:71.5%~133.3%; Ⅶ:C:85.7%~120.3%; Ⅹ:C:84%~122%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增高:因子Ⅱ:C、Ⅴ:C、Ⅶ:C、Ⅹ:C增高,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,如静脉血栓形成、肺栓塞、肾病综合征、口服避孕药、恶性肿瘤等。 2.减低:因子Ⅱ:C、Ⅴ:C、Ⅶ:C、Ⅹ:C减低见于先天性因子Ⅱ、Ⅴ、Ⅶ、Ⅹ缺乏症和获得性减低,如维生素K缺乏症、DIC、口服抗凝药等。 3.目前因子Ⅱ:C、V:C、Ⅶ:C、X:C活性测定主要用于肝脏损害的检查。肝病早期因子Ⅶ:C活性即可下降,在肝损伤和肝移植中因子V:C具有重要价值。 蝰蛇毒时间(RVVT)测定 【正常参考值】 13~14 s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延长(病人结果较正常对照延长了3s以上)见于: (1)凝血因子Ⅴ、Ⅹ、Ⅱ缺乏和纤维蛋白原减少,常见于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症、先天性低(无)纤维蛋白原血症、重症肝脏疾病等。 (2)血小板减少症和血小板病等。 (3)血中抗凝物质肝素、纤维蛋白降解产物(FDP)增多等。 2.缩短:见于血小板增多症、高脂血症、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(如静脉血栓形成、肺栓赛、心肌梗塞)等。 内源性凝血系统检查 凝血时间(CT)测定 【正常参考值】 玻璃管法:5~10min; 塑料管法:10~19min; 硅管法:15~32min。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延长: (1)因子Ⅷ、Ⅸ、Ⅺ的含量严重减少,如甲、乙、丙型血友病及部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。 (2)凝血酶原、纤维蛋白原、因子Ⅴ或Ⅹ严重降低,如严重肝损害、阻塞性黄疸、新生儿自然出血症、先天性纤维蛋白缺乏症等。 (3)血中抗凝物质增多,如肝素及双香豆素等。 (4)纤维蛋白溶解活力增强,如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(DIC)等。 2.缩短: (1)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高凝状态,如DIC高凝期、心肌梗塞、不稳定型心绞痛、脑血管病变、脑血栓形成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。 (2)抽血不顺利混有组织液时,也会使CT缩短。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(APTT)测定 见凝血四项检验。 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(STGT) 【正常参考值】 男:12.09±0.7s;女:11.88±0.7s。 【临床意义】 简易凝血活酶生成不佳(>15秒)见于: 1.凝血因子减少:甲、乙、丙型血友病,血管性假性血友病,肝脏疾病等。 2.血中有抗凝血酶活性物质,如肝素或口服香豆素类药物等。 凝血酶时间(TT)测定 见凝血四项检验。 血浆复钙时间(PRT)测定: 【正常参考值】 2.18~3.77min。病人结果大于正常对照40%有临床意义。 【临床意义】 同凝血时间(CT)测定,但比CT敏感。 复钙交叉试验(CRT) 【正常参考值】 延长的复钙时间被1/10体积的正常人混合血浆所纠正,表明病人有内源性凝血因子(如Ⅶ、Ⅸ、Ⅺ因子等)缺陷;延长的复钙时间不被等量正常人混合血浆所纠正,表明患者血液中含有病理性抗凝物质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用于出血的鉴别诊断:某些血友病患者,由于长期输入凝血因子,体内产生凝血因子的抗体,可加剧出血的发生。 2.凝血因子缺乏和病理性抗凝物质初筛试验:某些女性及老年男性病人,无血友病史,若出现类似血友病的出血症状时,可应用复钙交叉试验进行初筛后,再进行相应凝血因子及抗体的检测。 凝血酶原消耗试验(PCT) 【正常参考值】 37℃大于25s为正常,20~25s为可疑,小于20s为异常。 【临床意义】 消耗减低见于: 1.内源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,如因子Ⅴ、Ⅸ、Ⅺ减少引起的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症、血友病、肝脏病等。 2.血小板减少或缺乏,如特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血小板无力症、PF3缺乏症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、尿毒症和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等。 3.维生素K缺乏症或使用双香豆素药物等。 凝血因子Ⅷ:C、Ⅸ:C、Ⅺ:C、Ⅻ:C测定 【正常参考值】 Ⅷ:C:60%~160%; Ⅸ:C:67.7%~128.5%; Ⅺ:C:81.6%~118.4%; Ⅻ:C:71.7%~113.1%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增高:因子Ⅷ:C、Ⅺ:C、Ⅻ::C增高,主要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,尤其是静脉血栓形成如深静脉血栓形成、肺栓塞、肾病综合征以及妊娠高血压、恶性肿瘤、口服避孕药等。急性炎症、感染、大手术后急性反应蛋白含量增高时,亦见Ⅷ:C水平增高。 2.减低: (1) Ⅷ:C减低见于血友病甲,按Ⅷ:C减低程度可将其分为重型(<2%)、中型(2%~5%)、轻型(6%~25%)、亚临床型(26%~45%)。其次见于血管性假血友病(Ⅰ、Ⅱ型)和弥漫性血管性内凝血(DIC)。 (2)Ⅸ:C减低见于血友病乙(分型同血友病甲),其次见于肝脏疾病、维生素K缺乏症、DIC和口服抗凝药时。 (3)Ⅺ:C减低见于血友病丙、DIC和肝脏疾病等。 (4)Ⅻ:C减少见于先天性因子Ⅻ缺乏症、DIC和肝脏疾病等。 Ⅷ因子相关抗原(ⅧR:Ag)测定 【正常参考值】106.5%±32.46%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鉴别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和血友病甲:血管性假性血友病ⅧR:Ag明显减低,而血友病甲正常。 2.Ⅷ R:Ag增高:见于肾脏病、糖尿病伴血管病变、心肌梗塞、肝脏病变、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妊娠后期先兆子痫等。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及纤维蛋白溶解与抗凝分子标志物检查 纤维蛋白原(Fib)定量测定 见凝血四项检验。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(FDP)测定 【正常参考值】  血:<0.01g/L; 尿:阴性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血内增高:见于纤溶亢进、DIC、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、白血病、尿毒症等。 2.血内增高:见于慢性肾炎肾病型、尿毒症。肾炎患者血清和尿FDP均增高,但尿的阳性率远远超过血清,因此尿FDP对肾炎的诊断更有意义,且可用于鉴别肾小球肾炎与肾病,前者治疗前尿中FDP常大于1.25mg/L,而后者常小于1.25mg/L.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定 【正常参考值】 加钙法:>120min; 加凝血酶法:99~147min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ELT缩短(< 90min):表示纤溶活性增强,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纤溶亢进,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(DIC)、广泛烧伤、出血性休克、胸外科手术、胎盘早期剥离、羊水栓塞、输血反应、急性白血病、慢性肾炎、肝脏疾病等。 2.ELT延长:表示纤溶活性减低,见于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,如心肌梗塞、脑血管病、深静脉血栓形成等。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集(PPP、3P)试验 【正常参考值】 阴性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阳性常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(DIC),特别在早期存在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片段时;DIC晚期多为阴性。 2.继发性纤溶早期、晚期肝硬化、癌转移、心脏手术、高纤维蛋白血症、异常球蛋白血症或局部血管发生凝血时也多呈阳性。 纤溶酶原活性(PLG)测定 【正常参考值】 0.8~1.2(80%~120%)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增高:表明纤溶活性减弱,常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,如心肌梗塞、冠心病、糖尿病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、脑栓塞形成、静脉血栓形成等。 2.降低:表明纤溶活性增强,常见于肝硬化、肺叶切除术、肝移植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(DIC)、严重感染等。 血浆D-二聚体(D-Di)测定 【正常参考值】 <0.5mg/L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D-二聚体只有在血栓形成后才增高,是诊断血栓形成的重要分子标志物。增高常见于深静脉血栓形成、肺栓塞、心肌梗塞、DIC继发纤溶亢进等。 2.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的鉴别:前者D-二聚体正常,后者则显著增高,见于广泛烧伤、出血性休克、胸外科手术、肝脏疾病等。 3.D-二聚体增高作为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时,应排除可能引起D-二聚体增高各种原因;反之,一般可排除急性血栓性疾病。但若临床上已有明显的血栓形成所致的症状与体征时,D-二聚体仍<0.5mg/L,则应考虑患者有无纤溶活性低下的可能。 游离肝素时间 【正常参考值】 阴性。 【临床意义】 凝血酶时间延长,加入甲苯胺蓝后使凝血酶时间缩短5s以上为阳性。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、严重肝病、肝叶切除、肝移植、过敏性休克及使用肝素、氮芥等。区别肝素及类肝素物质不能仅靠本试验。 抗凝血酶 Ⅲ活性(AT-Ⅲ:A)测定 【正常参考值】 85%~135%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AT-Ⅲ活性减低:可导致血栓形成,见于先天性AT-Ⅲ缺陷病及获得性AT-Ⅲ缺陷。后者见于肝脏疾病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(DIC)、外科手术后,以及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如心绞痛、心肌梗塞、缺血性脑血管病、深静脉血栓形成、肺栓塞等。 2.AT-Ⅲ活性增高:可引起出血,见于口服抗凝药物后、血友病、白血病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。 α2-抗纤溶酶活性(α2-AP)测定 【正常参考值】 80%~120%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α2-AP活性减低:常见于肝病、严重感染、DIC及溶栓治疗等。 2.α2-AP活性增高:常见于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,如心肌梗塞、心绞痛、缺血性脑病、肺梗塞、深静脉血栓形成等。 α2-巨球蛋白(α2-MG)测定 【正常参考值】 免疫单扩法:男:3.0±0.61g/L;女:3.39±0.72g/L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α2-MG增高:见于慢性肾炎、肾病综合征、肝脏疾病、糖尿病、炎症反应、恶性肿瘤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。 2.α2-MG减低: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(DIC)、急性胰腺炎、系统性红斑狼疮、急性肾炎等。 血浆β-血小板球蛋白(β-TG)和血小板IV因子(PF4)测定 【正常参考值】 1.RIA法:β-TG:16.8~33.2μg/L;PF4 :1.6~6.4μg/L。 2.ELISA法:β-TG:6.6~26.2μg/L;PF4 :4.6~6.4μg/L。 【临床意义】 血浆β-TG和PF4增高,表明血小板被激活及释放反应亢进,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,如急性心肌梗塞、脑血栓形成、糖尿病伴微血管病变、DIC、肾病综合征、尿毒症等。 纤维蛋白肽A(FPA)测定 【正常参考值】 男性:不吸烟为1.83±0.61μg/L; 女性:不吸烟为2.22±1.04μg/L。 【临床意义】 纤维蛋白肽A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塞、不稳定性心绞痛、脑梗塞、DIC、深静脉血栓形成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、尿毒症、肺栓塞、肾病综合征、系统系红斑狼疮、转移性恶性肿瘤及大面积烧伤等。 血浆蛋白C活性(PC∶A)检测 【正常参考值】 100.24%±13.18%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减低:见于先天性PC缺陷(Ⅰ型和Ⅱ型)和获得性性PC缺陷(DIC、肝功能不全、呼吸窘迫综合征、手术后、口服双香豆素抗凝剂等)。 2.增多:见于冠心病、糖尿病、肾病综合征、炎症和妊娠后期等。 血浆蛋白C抗原(PC∶Ag)检测 【正常参考值】 102.5%±20.1%。 【临床意义】 见血浆蛋白C活性检测。 血浆蛋白S抗原(PS∶Ag)检测 【正常参考值】 TPS:96.6±9.8%; FPS:40.4±11.6%。 【临床意义】 血浆蛋白S抗原减低:见于先天性和获得性性PS缺乏症(肝脏疾病、口服抗凝药物等)。 血液流变学检验 全血黏度(BV)测定 【正常参考值】 高切变率(230/s) 男:4.50~5.88; 女:4.04~5.42。 低切变率(23/s) 男:6.84~9.86; 女:6.10~8.98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增高: (1)心、脑血管疾病:见于冠心病、高血压、高血脂、动脉粥样硬化、心功能不全、缺血性中风、出血性中风。 (2)血液病:见于红细胞增多症、白血病、异常免疫球蛋白血症、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。 (3)其他疾病:见于糖尿病、慢性肝炎、肝硬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肺心病、肺气肿、脱水、休克及某些恶性肿瘤。 2.降低: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、出血性疾病、肝硬化、尿毒症等。 血清黏度(SV)测定 【正常参考值】 男:1.35~1.48; 女:1.41~1.44。 【临床意义】同全血黏度测定。 红细胞压积测定 见第一节红细胞压积测定。 血沉方程K值 【正常参考值】 13~93。 【临床意义】查阅“红细胞沉降率测定”。但较单纯的红细胞沉降率(血沉)能更合适地反映细胞聚集程度。 1.若血沉增快,计算出K值大,说明血沉增快是确定性的,红细胞聚集性高。 2.若血沉正常,计算出K值大,则表明红细胞压积增加,使血沉表面处于正常范围,实际上是血沉增加,且红细胞聚集性高。 3.若血沉增加,而K值正常,则表明为红细胞压积降低所造成的影响,实际血沉并不快。 4.若血沉正常,K值亦正常,表明血沉确在正常范围内,红细胞聚集性不高。 红细胞变形能力指数测定 【正常参考值】 成人:0.59~0.75; 儿童:0.68~0.80。 【临床意义】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见于冠状动脉狭窄、急性心肌梗塞、冠心病、脑动脉硬化及脑梗塞、肝硬化、糖尿病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、再生障碍性贫血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、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、慢性肾功能不全等。 血小板黏附率测定 【正常参考值】 成人:0.21~0.32; 儿童:0.17~0.30。 【临床意义】 1.血小板黏附率增高:见于冠心病、糖尿病、脑血栓形成、高脂血症、多发性硬化症、雷诺症、高血压、静脉血栓形成、肥胖症、痛风症等。 2.血小板黏附率降低:见于白血病、尿毒症、肝硬化、再生障碍性贫血、假性血友病、血小板无力症等。 体外血栓形成测定 【正常参考值】 1.血栓长度 男:98.1~22.3mm;  女:14.4~25.6mm。 2.血栓湿重 男:54.0~93.3mg; 女:70.4~100.2mg。 3.血栓干重 男:15.5~29.3mg; 女:25.7~31.6mg。 【临床意义】 体外血栓增加表明有形成静脉或动脉血栓的倾向,见于心肌梗塞、心绞痛、脑血栓形成、深静脉血栓形成、高脂血症、动脉粥样硬化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急慢性肾炎、大叶性肺炎、渗出性胸膜炎及某些恶性肿瘤等。